一方面,能带给她们一些城里城外的最新消息,另一方面则是提供一些精神上的慰藉,讲讲善恶有报的道理,再接受一些香油供奉银子,增强自身的安全感:局势不是个人能把握得到的,在这样莫测的世道下,想要保全自身,不就是只能凭借着对因果的信仰吗,平日里的虔诚,此时就能化为自信了,这些信众笃定自己因为虔诚,怎么也比别人多了一分安全。

越是兵荒马乱的时候,这些僧道就越能发财,青城山上的道观,现在的香火都比平时鼎盛多了,哪怕在城外,也有很多大商人派人特意运送了供奉过去,除了换取心理上的安慰之外,还有一个作用,那就是青城山毕竟是山地,易于把守,道士们平时在山中修行,也有些身手,又有信仰护身,受到乱兵滋扰的可能性较低,这时候多送些供奉,把家里受宠的子女送到道观去祈福清修一段时间,无疑也是为家里留了个后手,城内无事则罢了,若是有事,至少还有一条血脉在外,不至于阖家都陷在了里面。

这些道观,眼睛都是瞧着宅院深深的大施主,中等人家乃至全百户这样的殷实小户人家,则由城内外的大小道馆庵堂盯着,彼此间倒也不是没有争锋,一条街上几十户人家,各有各的僧道走动这是很正常的事,甚至一户人家里,太太和小姐各有各的三姑六婆也正常。至于说善信到底选择和谁来往,这就是自己的事情了,三姑六婆为了抢香火,撕扯起来的都有——不过,刘道婆虽然也就是这几年间才在锦官城内活动起来的,但却是顺风顺水,处处逢源,倒没听说有和谁争吵打架的事情。

她初来乍到,但却善信云集,有个很大的原因,就是刘道婆总能弄到一些印刷精美,画工生动的小册子,多是佛经的本生故事、经变故事,也有二十四孝故事、道经上的神仙故事等等,虽然她是道婆,但在信仰上却是不拘小节,兼收并蓄,这也符合大多数三姑六婆给人的一贯印象,反正只要善信肯掏钱,他们什么话都能接的住。

这些小册子的来路无疑是不怎么正的——很明显那都是买地的画工和画风,买地的小人书,在锦官城也是有售卖的,而且价格不低,双方的画风完全一致,而且这些绘画故事比较特殊的点在于,图中人物口边会有白框,填写台词,这也是买地小人书特有的表现。

至于说画

章节目录